我的父亲是嘉靖_第359章 天上掉下来个良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天上掉下来个良将 (第1/4页)

    远德元年,夏。朱载圳率军到达龙城。

    龙城的明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个骑兵师、三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共计九万余人。

    这是一支有灭国实力的精悍力量。

    安北大都护俞大猷、抚民使王崇古拜见了朱载圳。

    王崇古,五十二岁。杨博的儿女亲家。一个资深疆臣。

    如果说戚继光是嘉靖朝第二代的抗倭名将,那王崇古就是第一代。

    王崇古,嘉靖二十年进士。他金榜名次不怎么样,只是二甲的第八十七名。差三个名次就跌到三甲了。

    传胪之后,他被授职刑部主事。这人虽是个管刑名的,却喜好兵略。多次给嘉靖帝上书,提出巩固海防的建议。

    谁说嘉靖帝是个昏君?他很有识人用人之明。将王崇古调到了常镇任兵备副使。

    王崇古在任上提拔了一员猛将——俞大猷。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二人一个出谋划策,一个冲锋陷阵。在夏港把倭寇打得抱头鼠窜,史称夏港大捷。

    接下来的两年,他同俞大猷多次出海作战,收复了浙江沿海不少被倭寇占据的小岛。

    后来他因功提升为陕西按察使,就一直在北边几个地方打转转,历任大同巡抚、辽东巡抚、龙辽总督。

    朱载圳随他爹嘉靖,知人善任。设立安北都护府后,朱载圳干脆让王崇古和老相识俞大猷搭班子,一文一武共同守护漠南、漠北草原。

    老王和老俞合作十分愉快。无论是人口众多的漠南,还是人口稀少的漠北,都被二人治理的井井有条。

    与此同时,鞑靼草原西北疆域,燕然山(杭爱山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