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_第247章 经是佛祖写的,怎么念要看庙里的和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经是佛祖写的,怎么念要看庙里的和尚 (第1/4页)

    朱载圳装作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钱大哥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钱县令心中暗笑:穷举人突然走狗屎运,补了缺儿当了官儿,都这副德行。看来这小子今后要唯我马首是瞻了。

    钱县令道:“好了。下面开始说正事儿吧!秋赋要开始征收了。

    循旧例,咱们县征收一万五千石,省里藩台衙门、京里户部那边就能过关。

    咱们还是老法子。以陈米的名义折算,收三万石。多出来的一万五石,交到咱们的大通粮行变现。

    变现之后大约能拿个七千两银子。

    按老规矩,给知府大人送两千两。我拿两千两。县丞一千两。主簿五百两。典史三百两。三班班头、六房吏首、各乡乡约每人分五十两。”

    朱载圳心中暗惊讶:按照钱县令所说,百姓的秋赋要比朝廷规定的多交一倍!

    多出来的这部分,被成体系、成系统的贪墨了!

    他们瓜分这笔脏银甚至是明码标价的。

    朱载圳故意试探:“钱大哥。我上任前,吏部的主事特别交待,说我到任后要尽全力施行太子所定新政。

    新政第一条就是一条鞭法,秋赋征收白银。咱们县今年还是征粮嘛?”

    朱载圳此言一出,钱县令、张县丞、高典吏哄堂大笑。

    钱县令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新,新政?一条鞭法?哈哈,老弟,真要是按照太子的那个改法,咱们这些人不都要喝西北风?”

    张县丞道:“老弟你初入官场,有些事不懂啊。你别看太子爷又是平定倭寇,又是打跑鞑靼的,本事大得很。

    可他本事再大,也不能断了底下这些人的财路!

    你知道断人财路好有一比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