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第3/3页)
四方兵权,西线有夏侯玄夏侯霸,东线有毌丘俭、诸葛诞、文钦。 中线荆州都督王昶三子王浑、王深、王沦皆在曹爽身边为掾属从吏,就连王昶收养的侄子王沈也被曹爽带在身边。 其用意不言而喻。 荆州刺史胡质则被明升暗降,转为青徐都督。 邓飏、何晏、丁谧正欲以李胜升任荆州都督。 也许还是夏侯玄的谏言起了作用,也许是曹爽对自己的权力过度自信。 决定裁撤地方中正官,改以朝廷委派。 此举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动摇士族的根基,之前对曹爽无可无不可的士族老臣,纷纷反对。 原本松散的士族,逐渐有了联合的趋势。 尤其是孙资、刘放、蒋济、高柔等四朝老臣。 很多都是七八十的高龄…… 不过朝中实权都在台中三狗之手,士族老臣也可奈何。 “司马老贼不死,我等寝食难安。”丁谧恶狠狠道。 最早在曹魏被称为狗的不是丁谧,而是他父亲丁斐。 丁斐与魏武同乡,多有贪墨,魏武笑言,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 盗狗就成了丁斐的诨名。 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 三狗中丁谧最凶恶,是一条专盯着司马懿的恶狗。 自跟随曹爽以来,架空司马懿、蒋济,迁郭太后入永宁宫都出自他的谋划。 传言司马懿恨丁谧入骨,而他却引以为傲。 在尚书台,经常弹劾士族出身官员,驳斥其政令,导致尚书台不能正常运作。 “司马懿时日无多,彦靖勿忧。”何晏端起了白玉酒樽,脸上的气色却比白玉还要苍白几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