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第1/3页)
“只能说如果监管得当的话,打板子应该比当时的徒刑、流刑要轻松得多。” “虽然如此,折杖法也有其缺陷,就是轻重之间非常悬殊,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宋朝在特别法中一并采用了刺配刑罚。” “刺配这种刑法其实发明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刺指的是刺面,就是在脸上刺青,配指的是配役,就是还需要另外服劳役。” “宋朝时期犯人涉及的劳役,包括煮盐、酿酒,烧窑、开矿、冶铁。” 【家人们,谁懂啊?看个直播,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其实是劳役】 【别的开矿啥的就算了,我也知道古代煮盐很辛苦,但是酿酒怎么就是劳役了?】 【还有烧窑,现在想去景德镇体验一把烧窑高低要大几百,结果古代是犯个罪就能学习相关技术?】 【哈哈哈上面的朋友,现在监狱真的很教技术,之前有新闻,监狱还会教授非遗手工技术】 【重生之我在监狱学刺绣/剪纸/烧窑/泥塑/做绒花】 古人看到现代人的弹幕,不由失笑摇头:“这些事情之所以被定位罪犯的配役,就是因为他们其实是苦役,这种劳役很容易死人的啊!“ 伍爱华这个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弹幕说了什么,而是继续看着自己的提纲说道:“除了劳役的种类有规定之外,配役的地点也有规定,北宋初期一般是发往西北,后面则是发配岭南和海南。” 【日啖荔枝三百只,不辞长作岭南人】 【别说,苏轼这确实是贬官的路,从岭南到海南都是发配犯人的地方,可想而知,在北宋期间,这里有多么的偏凉荒原,北宋朝堂上的人是多恨他啊】 又被cue到的苏轼整个人很淡定,毕竟作为北宋顶流,他被提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不淡定也习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