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第3/4页)
”伍爱华说着:“别说什么不孝,就像我们现代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但是真的去告子女的父母也没有几个。” “二来,在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前,所有人都要交丁口税,家里多一个孩子,就要多交一份税,男娃又要给他分家产,家里本来就那么几亩地,分给一两个儿子,他们还能生存下去,分给三四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吃不饱,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选择直接抛弃小儿子。”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不是讲究多子多福,怎么可能杀死儿子?”伍爱华说道:“但是和普遍认知不一样的是,在古代,平民家庭为了保障生存,基本都将儿子的数量控制在三到五个以内,因为再多家里就没办法供养得起。” “甚至说,如果一个佃农之类的家庭已经有三四个立住的儿子,那么后面出生的婴儿,女儿生存的概率会比儿子更高——因为他们养不起儿子,但是女儿可以卖出去当童养媳或者养大了给哥哥们换彩礼娶媳妇。” “只有资源充足的人家才会喜欢多子多福,但即使是多子多福,为了家族延续,最多的家产和资源也是给了最有能力的孩子或者嫡长子,其他人也就是比普通人好一点罢了。” “这其实是古人延续了很多代的生存策略,将资源平分给孩子们,只会让阶层不断下跌,而将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