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第3/3页)
了他那么多次机会,一次都抓不住,怪谁?!士兵的命不是命,都是给你用来建功立业的机会?】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哟,高适的诗都拿出来了?他那人品,也配点评人卫青?】 高适:我怎么了?我人品哪里有问题?! 【谁不知道卫青连武帝上厕所都跟着伺候?司马迁说他拍马屁还说错了?】 【先唐之人都不知道!无非是苏轼写的洗脑包而已!】(苏轼:武帝踞厕见卫青) 苏轼的粉丝:你说什么?! 趁着天幕吵成一团,伍爱华降低了声音继续直播道:“因此,史官记载的时候,经常是有所偏颇的,历史往往要对照着看,正如读司马迁卫霍传需要结合李广传看,读三国志也要结合别的丛书,我刚刚那么说显得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是蜀汉立法严峻是有多方史料佐证的。” 说完这句话,伍爱华打算提出晋律的内容,揭过这一块,却见弹幕上写着: 【史书要辩证地看,譬如看明朝历史,一定要对照韩国历史来看?】 【你说的是韩国历史记载明朝朝贡制度是明朝作为战败国,被朝鲜国打败于是只能继续朝贡体系,让朝鲜通过给明朝少少的物资,换取明朝大批进贡吗?】 【所以要辩证地看待屈原是韩国人、孔子是韩国人、李白是韩国人、大明是高丽朝鲜的附属国?】 伍爱华:啊这…… 我晒干了沉默,悔的很冲动。 我就不应该提明堡宗,如果我不提明堡宗,就不会…… 总之,如果万历一怒之下不派兵去高丽打倭寇,或者其他明朝君臣一怒之下不管什么不征之国跑去打了高丽……我是不是还不如让他们知道明堡宗是谁?伍爱华沉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