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125章:不解风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不解风情 (第5/9页)

是的!”苏亶忽然流出了泪水,低声泣道:“殿下,我也舍不得离开大家,但是祖父举荐我当豫州阳城县县令,我也没办法,恳请殿下恕罪。”

    杨集连忙将他扶起,笑着说道:“从军也好、当官也罢,都是为大隋百姓谋福祉,只要以大隋为重、以百姓为重,在哪都一样。”

    大隋做官的径途有世袭、门荫、自荐、举荐等方式。

    世袭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子承父业,降级继承父辈的爵位、勋,然而通过父辈的关系、能力踏入仕途。

    门荫是朝廷给高官开设的一种福利,他们有权保举自己的至亲子弟为官,保举对象是子、弟、侄、孙,保举的人数以自身的职位来定,不过这种制度早已不限于至亲,已经扩大到宗族、门从等,由于大家都是这么干,自然没人出来找碴,谁敢破坏这种对所有官员都有利的潜规则,谁就是官场的公敌。

    至于自荐、举荐这两种方式,名义上是朝廷给无依无靠的寒士开设的通道,只是受到自荐、举荐的人要么有名望,要么有才学,要么是做出政绩的小官,总之是要有一个举荐人把他推荐上去,但是职位有限,处于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有资格当举荐人的官员,一般都会推荐自己人上去,要么是与其他人交换,形成了你推荐我的子弟门生、我推荐你子弟门生的潜规则。

    一个小小的县令,以苏威当朝宰相的权力,很容易就能办到,然而从县令再想往上升,几乎每一步都是难如登天,苏威先让苏亶做个小官,分明就是让他先进入官僚系统,一旦做出政绩,那么政绩和积压不用的军功便能一起发挥出作用了。

    不过苏威安排苏亶去豫州阳城县,就有些耐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