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问题官员何妥 (第2/9页)
是一组巨大建筑群,与朝廷的官制一一对应,除了比照六部的吏、民、礼、兵、刑、工六曹,还有比照十一寺的司农、典牧、崇文、都水、司天、军器、将作、少府(铸钱)、典狱等署,另外还有监察、内务两府。 这些机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监察体系,有各级官员两百余人,最高军政长官当然是凉州刺史、大总管杨集,此后是总管长史高颎、司马阴世师,接下来是六曹主官、十一署主官…… 杨集办公的勤政堂是个坐北朝南的巨大院子;其正南方有两个大院,左边是六曹官署、右边是十一署和监察、内务两府,两个大院加上中间的大道,正好跟勤政堂同宽。这也是州治普遍采用的格局,只不过州治的规模远不如大总府,而上州又比中州大、中州又比下州大。 杨集返回的消息早已传开,一大早,勤政堂官员和士兵都在清理房间。 勤政堂官员和六曹、十一署官员不同,前者属于私人幕僚,由杨集自掏腰包发俸禄,这些幕僚大多负责整理文书,撰写杨集的各种命令,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秘书,王府主薄便是首席秘书长;军事方面则以王府司马李大辩为首,之后是薛举、郝瑗、李大亮、独孤平云等人。 后者,则是朝廷任命的官员。 当杨集步入勤政堂时,文武幕僚早已在自己的职位上开始一天的忙碌,而总管府的高官们,业已在正堂等候多时,只不过有人还在路上,有人早早被杨集打发去做事了,所以正堂之内只有吏曹虞世南、刑曹萧瑀、崇文刘炫、甘州副总管张定和,以及被推荐为庭州刺史兼总管的李靖、庭州长史兼司马的尧君素。 至于高颎的凉州长史之职,不过是杨坚为了用来欺骗吐谷浑、便于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