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心累 (第1/4页)
公开活字印刷术,确实可以缓解寒门子弟求学难的问题,但是对于广大的贫寒子弟来说,依旧没卵用,所以在这方面还得依靠官学。普通老百姓连温饱都难解决,怎么可能花钱给孩子读书?所以在方面,杨集奉行的政策是只要愿意学,四门学、县学、凉州大学敞开大门教,学子只须承受书本、笔墨纸砚、吃住的费用即可。 但这三学,可不仅是钱的问题,几乎不用想也知道世家门阀从中作梗,他们作梗不仅是在朝堂上反对,而且还给三学设置障碍,乡里之中的乡里还好说,毕竟民间对于这种事然是欢迎的,真正难题在于县学。 首先的难题是愿意教书的老师,凉州不算西州的话,已有的十一个州,计有三十个县,而依照杨集的办学理念来说,乡学只是教简单的算术、成语故事、论语。而县学的学科包含了儒学、史学、算学、法学、地理、书画等科目,分门别类下来,一个县的县学至少需要配十五名夫子,三十座县城所需要的夫子,保守估计都要四百五十多人;世家门阀要不予配合的话,以凉州如今的底蕴,四五百名这样的人才都难以找到。 而寒士的涌入,倒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些家境不好的寒士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在各县育人赚钱养自己,遇到不解之惑,可以写信到凉州大学,二刘等大儒名士会及时回信给他们。 为了留住这批人,杨集大开便利之门,只要他们愿意在凉州定居,不仅会解决他们户籍问题,还在分田地之时,优先给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