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144章:将欲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将欲行 (第5/6页)

次去的二十多万灾民,虽然可以去庭州垦荒开田,但田地不是那么快就开的出来的,而且开出了,也有漫长时间无产出,这期间的口粮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若是把庭州驻军、筑城俘虏的口粮也算上,那么需要的粮食那就更多了。光靠凉州根本养不了,所以需要从关陇运粮过去。

    杨坚在这方面大方得很,一口气就承诺了两百万石,不够再来说,但运输却成了头疼的大问题,虽然可以利用渭水的水运条件把京城之粮运到渭州渭源县,但是从这里开始,将要通过陆路走完兰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然后才到目的地庭州。

    虽然“兰州—瓜州”这一段是古丝绸之路,北魏、西魏、北周、大隋出手战争需要,先后投入大手笔去修路,使之成为平坦、笔直的直道,但是大隋火车、汽车,只有马车,这要搬多久?

    “瓜州—庭州”段,就更加难走了。

    从京城雍州到庭州,整整有十个州,为了减少运输成本、运输速度,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调节法、分段运输法。

    调节法就是把凉雍之交、属于雍州(大洲)的泾、岐、秦、渭、原、灵等州的官粮一概搬去凉州,然后以京城配给的粮食补。当然了,这些州的官粮也是百姓上交的租庸调,直接算在两百万石以内也无妨的,免得他们还得送来京城,这样便能缩短运输路程,还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进入凉州以后,便采用分段运输法,每支运粮队伍往返于两州官仓之间,而不用从头走到尾,若是有人胆敢贪污,一查就能知道在哪段出现问题。

    还有节省成本的办法,那就是让朝廷把一部分粮食折成现钱,然后让他拿钱去凉州采购百姓手中的余粮,粮商们也是这么干的,若是官方出面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