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3/4页)
出来几个,用纸一包,递给人家。 宋秀娥舔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心里面对这样的模式并不满意:她们家的松饼只有新鲜出炉的时候才是最好吃的,如果冷掉了,虽然味道还是很好,可是和热腾腾的就是不一个档次的。 尤其是松饼和馒头花卷这样的不一样,它们体型比较薄,温度下降的比馒头花卷要快,如果长时间用棉布包着,很有可能就被热气给弄软弄塌了。 松饼,就是要吃那种酥脆和柔软相结合的感觉,如果只剩下了柔软,那还不如改叫奶香味馒头呢。 从卖早点的流动摊贩们这里学到的经验,并不适合她们家松饼,宋秀娥换了一条街,这条街更繁华一些,开始出现了推着车贩卖各种小吃的摊贩。 这些摊贩们无一例外都带着吃饭的家伙,只要有人来买,就会立刻从炉子里面拿出来新鲜出炉的产品,样子完整又美观,宋秀娥看了一会儿,觉得当前,她们家的松饼最适合的还是这样的模式。 只是这个炉子……可能不是她现在能承担的起的。 这样的人都是已经比较有钱了的,最起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宋秀娥现在浑身上下只有六十元,也就是城里一些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别说买个三轮车了,就连吃饭都得算计着。 宋秀娥叹了口气,觉得真是没钱寸步难行,她还是脚踏实地先从在家门口卖松饼开始吧,等攒到了能够买一辆三轮车的钱了,再开始专门往人最多的地方发展。 在这附近生活了得有十年的刘大妈,可以很自豪的说出这附近哪家哪家的什么东西最好,随便哪一家摊贩们的工作时间。 就比如馒头,就是菜市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