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_寒门天骄(科举) 第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天骄(科举) 第25节 (第7/9页)

家里人口也简单,供萧景曜念书丝毫没压力。

    再加上萧景曜是个挂逼,学习进度一日千里,萧家在萧景曜念书这块,花费并不是特别高。

    当然,这个并不高只是相较于萧家的生活水平而言。如果横向来看,单单萧景曜这次参加县试用的笔墨和砚,以及笔山笔洗那些用具,价值就已经超过了百两。

    这个数目,放在寻常的人家,真的算是个天文数字。

    县城里的百姓还好,有点家业,有的也有些手艺,全家人勒紧裤腰带苦哈哈供一个孩子念书,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靠天吃饭的农家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就算用最差的文房用具,再怎么节省,一年的费用也不少。而这,还是花销最小的地方。现在的书籍价格可不便宜,买书,和同窗聚会,给先生的束脩,以及三节两寿和贺礼。

    一年下来,没个十多二十两银子打不住。这还是最低生活标准来算的。

    而农家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家里的每一个壮劳力都至关重要。多一个人干活,就多减轻一份负担。家里如果要供一个读书人,不仅少了个壮劳力,而且从开蒙起,每年就得多花不少银子。所以农家想出一个读书人,尤其困难。

    不是农户们不知道念书的好处,而是他们实在供不起。

    现在能念书走科考路线的农家学子,家里应当也有不少农田,勉勉强强算是村里的富农或者小地主。要么就是天赋特别高,族人一起凑银子供他念书。

    这样的考生,背负着全村人的希望,每一场考试都对他们至关重要。每逢考试,他们的压力比谁都大。

    萧景曜见有几位师兄失魂落魄意志消沉,也只能深深叹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