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3/4页)
帝怀抱仅剩的一丝信任。结果是既畏惧忠君,又害怕反抗,妄图偏安一隅,见风使舵。 谨慎过了头,就成了敬小慎微。 若罗忠寒泉下有知,怕是会哀叹自己一腔苦心付之东流…… 且说那青衫儒士。 被花容一嘲笑,儒士也意识到自己的意图过于明显,面子上过不去,却又想找回场子,当即赶在花容说出什么让他更难堪的话前开了口:“我罗家世代辅佐陛下,”说话间,那儒士还向着皇宫方向拱手一拜,“就是陛下当真想夺回实权,坐稳皇位,也不会弃我罗家于不顾。” 这回是借着忠君之情来解释那份犹豫,倒仿若不是因为罗家太过谨小慎微。 但这种借口,未免太过天真而经不得推敲。 从乌颜朱屠城就可以看出,这人是个不要脸面的。 当年时局所迫,乌颜朱羽翼未丰,是用了些心机才以蛮人身份登上的皇位。 可是毕竟汉人与蛮人积怨已久,乌颜朱使些手段让人一时忘了蛮人的残暴无知,但是时间久了,总会有人反应过来,不管他乌颜朱有何等经天纬地之才,只蛮族的身份就足够一众人给他判了死刑。 更别提西北蛮族中不属于乌颜朱的部族仍旧每年于边境大肆烧杀抢掠,像是生怕汉人忘了他蛮族有多可恨。 乌颜朱的皇位,就如同纸堆的一般,轻飘飘的转眼就能在风中七零八落。 所以乌颜朱将越贵妃同秦瑾推到前台,自己暂避锋芒。 然而今时不同往事。 天启大帝筹谋数十年,已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早就不同于当年的乌颜朱。 迄今两家分庭抗礼,就是罗家要忠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