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第2/3页)
公坐镇都城。在韩国来使于宋国宫殿讲出要以叶习之性命作为和谈基础时,他们没有见面。 这位白石山的麟凤才子,仪容俊雅,品性温淳,谈锋和雅,笔下画山水不落窠臼,尚在山居隐名之时便已深得时贤赞颂,一画难求。世人不知其名,只道白石山中有一位妙笔公子。他十九岁下山,以无字扇定天下事,大破韩军时三军兵卒悉皆敬服,是何等慷慨风发。坊间慕其才华者众多,从不吝赞美,常说「妙笔公子,笔落神机,笔起兵出」。谈其事者多甩袖拍栏,好如风华气岸正在眼前。 叶习之素来爱洁,好穿白衣,而和谈那日清晨,他身着一件红衣,死于烟波湖畔上一叶枯木孤舟。舟头尖翘,用石块镇着一张生宣,亦如他手中那柄无字折扇,空空如也。 湖中渔家野笛长鸣一声,山高水深,苍穹鹤落,从此世间再无妙笔公子叶习之。 有人说是韩国派人害死了他,有人说是宋国公派人害死了他,有人说他心甘情愿自裁而亡,有人说他被宋国公逼得走投无路自裁而亡。在叶习之死后,宋国相位空悬八年,相印至今藏于旧丞相府,有群臣连番上奏,以国不可无相为由恳求立相,皆被宋国公怒斥驳回,纵使盛宠如龙夷,也不曾见过相印纹刻。有人说宋国公重情重义,有人说宋国公虚伪作态。除了当事人,无人知晓真相。 张子娥对过去没有兴趣,她不在意人心,她只重看形势,只相信利益。只要民意足够沸腾,只要时局足够动荡,龙夷便是下一个死于悠悠众口的叶习之。 公主与她莞尔一笑,她知道答案,不过是想看面前之人会怎样将事情说与她听。这哑谜本来含蓄,然她语气轻游近乎调侃,这般以小事腔调说大事,衬得人犹为张扬。 张子娥明白公主是在明知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