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一夜爆红_分卷阅读4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 (第3/4页)



    1.一段,改编自张伯驹收藏的故事。

    2.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有争议,梅兰芳京剧艺术体系是否应列入其中,很有争议。

    第三十七章 

    谢迟迟比较熟悉的传统京调, 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 其实是与体验派和方法派二者皆有相通之处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人物和角色合二为一,布莱希特则认为可以通过技巧来突出角色的特征,进而带动观众。

    而京调表演中, 就同样非常讲究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京调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根据相应人物的身份、气质、性格的不同, 都有固定的脸谱、扮相、服饰和规范动作。为了台上那十分钟,京调演员在台下十年如一日地锤炼身段、唱腔, 精雕细琢,将最能体现角色的特点形诸于外,使得观众第一时间领悟其角色的特征。这种程式化深得“方法派”的精髓。

    有趣的是,京调表演也同样要求去体验角色内在的情感。

    比如京调表演中, 同一出唱出来 ,程派须生汪先生扮演的伍子胥, 唱腔就悲愤、雄劲,更突出其为父兄报仇的壮美一面。而杨派须生, 则更注重展现伍子胥此时的哀愁心境,创造出了“哭音”的唱法, 别具一番韵味。程派和杨派通过对角色各自不同的理解, 塑造出了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体验派”?

    邓昱不愧是正统科班出身的电影咖,对京调表演艺术的精髓也信手拈来,一番话深入浅出,令人信服。

    谢迟迟原本还对“表演”二字倍感畏惧, 此时也渐渐地拨云见日,打破了对“表演”的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