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节 赛龙舟(一) (第1/4页)
新船下水的时候,刘文采来到了福州。福州城比之延平城在各个方面来说都强的太多。 福州城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舶此待风之港,也是下西洋海船的重要修造基地。福州历来造船业更发达,可以建造性能优良的福船。史载,永乐元年(1403年)五月,“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翌年“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海船五艘”。以后又有多次建造。这些福建建造的海船多由福州承造,如〈重纂福建通志〉载:“(永乐)七年(1409年)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乾隆《长乐县志》载:“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奏改太平港。” 福州是明福建行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市场繁荣,万商云集,百货荟萃,全国各地出产的商品货物在这里可以方便地买到,而且这里的百姓多数大海生存,或是做盐铁生意,以或是在海上贩货为生。虽说处于乱世之中,可是福建靠海,这里的人注定是喜受冒险,奔走四方的人。 刘文采受岳效飞指派前来福州,临来时岳效飞交待的很清楚。其一是探听福州各方面的消息,事无巨细一概不得遗漏;其二招募造船工匠,收购船坊;其三买地,多购临江地皮,地势不好或易遭水患之地也要。尤其是马尾镇附近地皮势在必得。 至于岳效飞为何会对马尾区如此感兴趣相信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