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节征于色,发于声 (第4/6页)
李承乾接着背:“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背诵完了,李承乾问云烨:“烨子,你也认为孟子的这些话是对的?” 不理会他眼里的绝望:“当然是对的,非常适合对别人说,比如,我现在就可以对你说。” 他眼睛一亮,云烨知道他听明白了话的含义,只是以后李承乾嘴里边嚼着鸡腿边对别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之类的话,云烨打死也不承认是自己教会李承乾对别人说这句话的。 大道理谁都明白,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圣人就不要遵从书里关于人应该怎么做的描述,那是文学作品,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能说它是一种普世价值观,我们可以赞扬书里描绘的美德,甚至偶尔出现一个圣人我们可以顶礼膜拜,把他的美德一代代传扬下去。知道正确的路,不一定要走,要是大家都沿着一条路走,那条路会不会出现堵车的现象?这个时候走远路的家伙说不定比你还先到家里,正坐在沙发上喝啤酒看球赛,而你堵在路上只能可怜的用塑料袋解决大小便的问题。 **是圣人,我们都在学习他,甚至听说他的精神在美国也很有市场。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刻意的那么做就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说不定还会引来恶意的猜想。这就是云烨做人的底线。 李承乾似乎很兴奋,解决了困扰他多时的心结,虽然还有一点迷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