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9 (第2/4页)
乡试后的第二年, 白缎在会试中落榜,众人虽然惋惜,却依旧对他抱有很大的期待,然而又三年后,白缎第二次参加会试,依旧未中,逐渐便传出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传言。 白御史当然不承认自己从小聪慧的儿子会是什么“伤仲永”,他延请名师、又亲自督导,所有人都夸赞白缎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唯一制约他成绩的,只有文采。 白缎熟读四书五经,从破题、承题到后股、束股分毫不差,立意内容也总有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但就缺乏了那种打动人心、令人扶案喟叹的感染力。 与其说这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说明书,虽然道理能够讲得清楚明白,但却过分严密枯燥,令人完全没有读下去的欲望。哪怕是爱子如命的白御史,每每读到白缎的八股文,也总是会眼皮沉重、昏昏欲睡。 这样的缺点,在考试题目简单、竞争不算激烈的院试与乡试中并不明显,再加上白缎年龄小,便更加没有人在意。然而,一旦到了人才济济的会试,就当真是一个大问题了——令人连读都不愿意读,又怎么可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呢? 为此,白御史当真是愁白了头,他用尽手段想要提高爱子的文采,但白缎却似乎天生就少那么一根弦,无论如何努力都完全没有开窍的意思——就连对文采要求不高的八股文都写不好,那就更加不要提什么吟诗作赋了。 如此这般,白御史倒是逐渐息了让白缎继续科考的意思,反正举人么,也算是有一个功名,勉强能够入朝为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