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荀令[三国]_分卷阅读6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0 (第4/4页)



    为了避免这个难题,他还是多派些人马将人平安送至颍川吧!

    而沮授和荀谌不同,他是冀州人氏,如果袁绍注意不到他还好,一旦注意到了,留在冀州的家眷可就不怎么安全了。

    而以沮授的能力,袁绍注意不到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沮授!

    听到沮授的名字之后,荀彧的眼睛立马就亮了,“三兄可知沮公与意图何在?”

    四兄要避嫌,但是沮公与可不用,既然不想待在袁绍那里,那要不要考虑一下兖州,他们主公对待人才好的没的说。

    对于这个曹cao抓了也不舍得杀,最后无奈之下杀了还留了一句“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的沮公与,荀彧实在没办法放着不管。

    可以这么说,如果沮授没有跟着袁绍而是跟着曹cao,后半生绝不可能寂寂无闻,而是风光无限建功立业彪炳千秋。

    曹孟德对手下人的心意是挑不出毛病的,如果有他在身后撑腰,就算想对沮授族人做些什么袁绍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再说了,他袁本初对待手下人的宗旨一向是等人来投靠,强抢谋士什么的,他还做不出那么不要脸面的事情。

    沮授待主忠诚,三国之中那么多主公失败的谋士,但是一心赴死的却没有几个,只可以一个人才选错了主子。

    如若袁绍不那么准确的次次将正确建议排除在外,他也不会在官渡之战时大败落得个仓皇而逃的下场。

    不说事事听从,袁本初就是选择性的听取沮授的建议,官渡之战也轮不到曹孟德得胜。

    可惜,在能够分出胜败的每个节点之上沮授都能及时提醒并试图将歪掉的路线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