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3/4页)
一句,怪不得文若一直没有明说,师门不在世间,那定是在仙境了。 也只有无人打扰的缥缈仙境才教的出来这样的人。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维复何益,如若庙堂不振,长歌门下当明忧患,取君子道,匡扶乱世【1】。 这就是文若出现在世间的缘由? 没想到藏在仙境中的风雅之士对天下百姓如此看重,倒是和他想的有些不同。 看戏志才的神色有些不对,荀彧又解释了一句,这人惯来想的多,不多解释一下还指不定会想到哪儿。 “诗酒棋画曲生辉,六艺七弦古意威,长歌门人历来同心,力求拨云见日,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2】,若有违门规,自是有人料理。” 所以说,不用担心他会在这里干出什么与jianian权同流合污的事情,就算这里没有天道轩,他荀彧也不是那样的人。 将毕生所学用于朝廷之上,这是他们长歌门和万花谷那些名士的本质区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是长歌弟子,心里更多的是天下,而非流连风月打马江湖。 沉着脸点了点头,戏志才看着笑意盈盈的荀彧,极其严肃的嘱咐了不准再将这些东西说出去。 说给他听还好,万一被有心人听到,使了阴招让文若被那些暗中盯着的人抓回去处罚该怎么办? 不可不可,文若的心思还是太简单,这些事情怎么能随意说出口呢? 明明在政事上让人极为放心,怎么在自己身上就这么不上心呢。 听着耳边义正言辞的嘱托,荀彧再次愣在了原地,志才是不是理解错了什么,他刚才说的还不够简单明了吗? 无奈的任由戏志才说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