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1 (第4/4页)
能挑出个把适龄的来跟风蜀王。 他的封地河南离着京城更近, 礼部还没把方案研究出来,潞王依样画葫芦的奏章已经飞马送到京了,并且他表的忠心分量还更足——他到婚龄的儿子有两个,自谦自己眼光一般,这两个儿媳妇, 都求皇帝给他掌掌眼。 远在蜀地的蜀王作何感想暂不可知, 这一下子, 是给朝廷找了个小小的麻烦。 本来只要选一个未来的郡王妃, 现在好了,要选三个——并且这里面还很可能要出个将来的太子妃乃至皇后, 朝廷不能不慎重一些。 礼部为此请求皇帝,最好再派个协同的部门一起来cao持这件事, 本来从前朝廷按需配发宗室媳妇的时候也不是礼部独自甄选的, 实际上是由宗人府牵头, 礼部协理。 但当时的宗人府和现在也不一样, 当时宗人府的宗人令都由诸王担任,后来随着分藩,渐渐转为由勋戚大臣摄府事,再后来,宗人府所管辖的事务进一步缩水,基本都挂到了礼部名下,宗人府实际就剩个名头了。 如今的宗人府,连自家整理个玉牒都要从翰林院临时抽调人手,别提还能帮礼部的忙了。 给蜀王潞王选儿媳妇这事呢,皇帝打从内心是没有多么重视的,看在这里面有一个将来可能变成自己儿媳妇的份上,才交待给礼部,自觉面子情上是很过得去了,谁知礼部谨慎,见潞王也掺和进来,形势有点不分明,不愿意独自承担这个责任,要再拉一个下来——礼部尚书上书的理由也很充分,本来从前就不是礼部自己选的啊,经验不足么。 这一拉,皇帝有点烦了:多大点事?选个宗室媳妇,至于要两个中枢部门一起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