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3/4页)
常在厂子的宿舍里研究战时动向。1916年正是德国一边努力奇袭,一面又陷入失败阴影的时刻。经常有其他德国人听见卢嵇在房间内,说什么“小毛奇搞砸了施里芬计划”,“就不应该一直盯着西线的战事”之类的。 虽然抱怨,但德国多层次的先进战争理念正在酝酿,也让卢嵇学到了很多。 他在战争刚开始的几个月前还以为普鲁士一定能大获全胜,然而瞬息万变,一手带王带炸的好牌被瞬间翻盘,后来的几年德国一直笼罩在“不可能赢”的阴影之下。也是那时候开始,卢嵇看到了一战战场上军事理论的全面变革,从“排队枪毙”和骑马砍杀,到装甲车和坦克的雏形,从檄文致敬后方阵队站,到战壕与战壕之间的无人区…… 在普鲁士,在无数子弹炮筒的流水线里,他生生看到现代战争这个恶魔,带着毒气弹与重机枪,从黑暗之中苏醒,硝烟缭绕的走向战场。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卢嵇成了留德无数学文学学政治的中国留学生中,唯一一个学军事理论,学如何打仗的人。 然而很快的,从他房间里传来的关于战争的喃喃自语的预言越来越多,卢嵇被厂内的其他工程师怀疑,被德国人举报,说他是“间谍”。 再加上他是从英国来的德国,原先在英国读的就是海事专业。一个在英国学军工出身的在战前跑到德国来。而且,中英混血的相貌又也不常见,顿时引起了怀疑,认为他还要偷盗图纸,被警察连夜从克虏伯的军工厂带走了。 虽然后来事情渐渐明了,他可能并非间谍,但警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