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0 (第4/4页)
为谁都想趁机往里塞自己人。 偏偏这回不一样,他们不说往后躲,起码是没人主动往前凑的,爱谁谁好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北疆风平浪静的好时代结束了,不说大战一触即发,各种小摩擦肯定是少不了的。北地穷苦,一向没什么油水好捞,再遇上铁勒人年年打秋风,真心是个苦差事。 皇帝催得紧,吏部一再放宽标准才选出了接班的人选,然后就把人直接打发去朔州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去朔州都是不情不愿的,至少季诗安就是主动请缨的。 昨年因着琅琊的假祥瑞,原是御史台监察御史的季诗安被皇帝免了职,赋闲在家大半年,再难复起。这回天庸三关缺人,他是仅有的一位主动请缨的,吏部官员怎么可能不如他的愿。 尽管季诗安是因为得罪了皇帝才被免职的,可他并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就是脾气耿直了些,说话不好听,皇帝不想见他,他主动去边关吃苦受累,皇帝没道理不高兴的。 完成后续的种种交接,君律回到渝京已经是六月初了,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此时的渝京城里,有关武安侯霍博通敌叛国的流言已经衍生出各种版本,叫人真假难分。 只是随着前方捷报频传,怀疑武安侯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二皇子在前线呢,谁忠谁jianian他能分不清楚,要是武安侯真有问题,他怎么可能一直让他们父子镇守凤台关。 倒是天庸关的守将傅新,一直神神秘秘的,给人的感觉就不光明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