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3/4页)
事宜。一朝天子一朝臣,已经没有人在乎曾经的那位太上皇如何,以及从前后宫里的那些嫔妃如何。他们在这座紫禁城匆匆谢幕,又有另一批人,将主宰这里。 登基大典前,太上皇要迁出乾清宫,两宫太后也要从现在的寝宫中搬出,为新皇和新的后妃腾出位置。太上皇的病情加重,非但失去语言的能力,连动弹一下也难了。他被太监从乾清宫的东暖阁内抬出来,一声不响就被抬进了轿辇里。 刘忠将事情办妥以后,向暂居东宫的新皇复命。东宫这几日也一直在收拾旧物,随时准备搬进乾清宫。 朱正熙听了,只点了点头。与迁宫这些小事相比,政事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他在看内阁的奏折,苏濂坚决要致仕。他让苏见微回家劝过几次,但于事无补。所以内阁需要有一个递补的大臣。他欲擢升兵部尚书王骥入内阁,从资历和人品来看,王骥都可堪此重任,还能制约徐邝和温嘉的势力。 只是苏濂卸下的吏部尚书一职,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只能让原来的吏部侍郎暂代其职。朱正熙的手放在叶明修所呈的奏折上面,虽然他入仕才半年,但上下交口称赞,差事也无一不办得十分漂亮。此人是天生适合官场的,假以时日,必能堪重用。 除此之外,还有登基之后的人事更迭,也尤为重要。朱正熙在做太子时期的一些属官和外戚都要酌情进行提升,更换一批无法为他所用的旧臣。 他的目光落在徐邝的名字上,眉头微微皱起。前几日徐邝进宫,质问他为何没有阻止苏濂,并且还继续将京卫的指挥使之权交给朱翊深。当时有很多宫人和几个属官在场,徐邝丝毫不给他这个新皇面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