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4/9页)
紧缩成疙瘩。 崖壁不高,最高处也就两米左右,顶端满是青草绿树,看不出具体形状。崖壁由大大小小数百块、自然裂纹分割的岩石块组成。石块表面颜色或白或青,缝隙里长着苔藓, 使得缝隙更加明显。就像是在岩面画了各种横竖线条,标注了每一块岩石的位置。这种天然形成的岩石纹理(或许是人为凿刻设计?),确实对更有利于声波的传递共振。 从我所站的角度整体看去,整块崖壁被天然裂缝分成上下两块。分割线由“生公讲台”底部笔直延伸,篆体“台”字左边“撇”所对的岩石,就是发出异响的那块。它的左边,还有四块没被野草覆盖的岩石。 坐月子,嗐!“千人坐”三个字,就压在这五块岩石的顶端,恰好把它们划分在一米多长、三十厘米左右高,横向长方形的区域内。 “月……”我本想喊月野,想想又改了口,“越瞧着吧,越觉得有点儿意思。黑羽,用你的武士刀,从那块石头往左,挨个敲到第五块。敲慢点儿,反复多敲几遍。” 当黑羽敲到第三遍,板着脸就快要不耐烦的时候,我从五块岩石本有的敲击声中,确定了还有另外五种声音! 咪、嗦、哆、唻、啦,也就是现代音阶的3、5、1、2、6。更是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的中国古代音律“角、徵、宫、商、羽”。 把这块长方形区域,如果比喻成一张石琴,那五块石头就是琴键。能够开启点头石机关枢纽的那块岩石,就是五行为水的“羽”键。 我大概知道怎么打开机关了。 第192章 寒霜漫天 (二十一) 在照明棒的光亮中,我眯眼集中目力,观察着手指摩挲的每一处位置。这五块岩石的年代太过久远,灰白的岩面渗出一层腐朽的暗青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