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_第643章 两种思路干工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3章 两种思路干工程 (第1/8页)

    第643章两种思路干工程

    黄土高坡上的塬,是宽广豪迈的。

    这里的沟壑,是荒凉粗犷的。

    到了冬天,黄土高坡上的沟沟壑壑都是一片沉寂。只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的冰挂吊在悬崖上,蔚为壮观。

    在背阴一点的沟壑里,有些地方的积雪,很深。

    有些时候生产队的羊倌赶着羊群,一不小心掉到这种积雪里去了的话,是很难将它扒拉出来的。

    而到了开春的时候,冰挂和积雪融化。从一开始的娟娟细流、最终汇聚成奔涌而下的山洪。

    咆哮着,奔腾着,肆意的冲向向无定河。

    如同塞北执拗的汉子,九头牛也拉不住。这些裹杂着大量的石块、枯枝败叶的滚滚黄汤。

    里面一碗水里,就有半碗黄沙。

    山洪带走的,不仅仅是黄土高原上、最为肥沃的表层土壤。

    而且如此珍贵的水,就那么白白流失,所以洪水也带走了庄户人家,对于丰收的极度渴望。

    罗旋就是打算在“V”字型的沟壑中,构筑一道土坝。

    以便将这些珍贵的、携带着大量肥沃土壤的洪水,给拦截在沟壑之中。

    以便将它储存起来,作为以后灌溉农田的水源。

    与此同时,

    随着“V”型土坝里面的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多,最终这种微型土坝,慢慢会形成一种“甘”字型的淤积地面。

    从而创造出更多新耕地。

    这种耕地,它是由塬上的黄沙淤积而成,所以它会更肥沃、含水量也更大。

    以罗旋的估计:这种淤积地里的粮食亩产量,将会比塬上那种、靠天吃饭的坡地亩产量,高出足足5——7倍!

    是河畔那些、所谓的“川地”粮食亩产量的两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