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1/4页)
物,她只在练琴。 端木林莎的舒伯特是遵从了布伦德尔的理解。 行板,升C小调,三段体。第一段在柔音踏板声中奏轻快的旋律引出主题,中段为A大调,体现情感起伏,回升到升C小调,第三段重现后,是升C大调尾奏。 每一段的处理都恰如其份,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速度变化无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端木林莎在技术上的扎实、触键的敏锐方面决不像是个高中生,而对作品深度的发掘,对情感的把握更是远远超出。抒发的情怀有开阔,有沉醉、也有升华。 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的相比有更多的即兴成分,有时还稍嫌琐碎。 可端木林莎确是在最严密的控制和最周密的思索下获得的最大自由。 当然,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演奏方式。 但她却能做到用其优美的旋律,带着所有听众能够飞到一个属于舒伯特的神秘世界。所有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强烈悲剧之美。 一曲完毕掌声雷动,当然她的弹奏在情感方面的表达可圈可点,但在技巧方面,因为手小的缘故自然有所缺憾。 但对于一个还没满十七岁的少女来说,除开那些妖孽般的天才,这样的表演已经让考官们很是满意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相貌气质俱佳的女孩子。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所有考官都给了一个很高的分数90分,甚至有打到92分的。 只有李韵伶只给了85分。在她看来她的这个徒弟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不能打分过高,让她骄傲自满。 因为端木林莎所选的曲目较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