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5 (第4/4页)
被逼的无奈站队,押中了二皇子为储君。 可自古以来都有良弓藏走狗烹的先例,当时祁家在二皇子争夺皇位时,可以说对他予取予求,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利的自不用说。 不利的一面是让见识到了祁家资产的庞大,皇室之人眼中只有利益,何况祁家还有个镇国大将军,这样以来他们祁家既有军权,又富可敌国,是皇帝动心思的首选对象。 为了保全家族,自然默默蓄力,以备不时之需,到时如果朝廷不仁,觊觎他们祁家,那也别怪他们不客气。 当初江沛在审查暗账时发现粮食入多出少,几乎处于赤字状态,是因为祁家屯粮已多年。当时的空头账户的大额银两是拨给二皇子的。 起义推翻一个朝代,自然得有足够的粮食和雄厚的财产,二者缺一不可,当时朝廷抄的他们明账上的资产,暗处没被抄没的还有不少。 因此祁家这次起义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倘若梁朝第二任皇帝勤勉励志,国内自然灾害不那么频发,祁家反梁也可能成功不了,布告上说的没错,是应了天意。 尽管这次祈趠立下了汗马功勋,可在祈恪眼中他不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无论如何辨说,祁家被抄终究是因他的失误造成的,害的他们的老娘在去广南途中因病去世。 尽管有不少人为此争议,但他力排众议,直接拍板册立祁越为储君,封祈趠为英王。 为了防止百年后,长子谋夺三子的天下,使祁家走上衰败道路,为此祈恪直接找祈趠谈话,恩威并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长子主动交还兵权,当然自是不会亏待这个嫡长子的,不但封王,还有封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