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 (第4/4页)
千,却斩获敌首万余,北齐北部原本岌岌可危的三州五郡得以保全,回朝后以“留存朔地”封留朔侯,年仅十五岁即威震北朝。 彼时阳渊身在长安,得知此事后大局已定,可骤然为数十倍于己的大军包围的卫映彼时稍有不慎,必然死无葬身之地,而高珩得知北周背盟时,对卫映该是何等的担忧,对他又该是何等的失望? 掩藏在留朔侯威名下更为深层的忧患,是北齐虽然留住了北部诸镇,却到底没有如原先计划般彻底攘除突厥外患,力主讨伐突厥的高珩在北齐朝中必然添了隐忧无数。他从不敢想,高珩到底为合盟北齐、讨伐突厥押上了多大的资本,他骤然的死讯、他死后卫映的孤立无援,,同那次倾国力而无果的会战,是否有着干系? 他不肯用他给他的假死药逃生,又是不是因为他对他失望透顶,以至于不能信任呢? “若是合围之时,倒还称得上连累,可我因此成全了封侯事,焉知不是因祸得福?”他指了指自己,“我还好好坐在你面前呢。” 卫映心下也明白路经狮城时他觉得似曾相识是因着这番缘故:两年前他刚刚随三叔驻守北境,而高珩也离开邺城,与北周商讨联伐突厥之事。彼时高珩给他写的信,便有一句“至狮城,遇故人,葡萄甚好,归予汝”。 原来那故人便是阳渊。 他这一撒娇,阳渊也笑了起来,将他拉到怀中好一阵蹂躏。卫映还记挂着他五石散的事,便又催促道:“那此事与五石散有何关系?你说宇文羿因你是齐人而猜忌你,可你促成了会盟之事,他即便多疑,也该因你得用而暂信你几分。” “正是因为我促成了盟约,他才因此生出了疑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