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好运号 (第4/4页)
的络腮胡使他看起来威风凛凛,走路的时候显得有点跛脚——这是常年在海上工作落下的风湿病。 “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无非袋装面粉、机织布料、肥皂、茶砖、瓶装调味品,还有锅碗瓢盆之类的搪瓷容器。”船长耐心解释道,“我们把这些货送到斐真王国在海外的各个殖民岛屿上,换成当地特产的橡胶、咖啡、蔗糖还有朗姆酒,再贩运到海蓝王国,赚点儿辛苦钱。” 唐泰斯船长说的轻描澹写,其实这一趟海运下来,利润着实不低。 这条航线,充分体现出殖民帝国时代的贸易特征:从工业发达的宗主国购入工厂流水线出产的日用品,把这些工业品贩运到欠发达的殖民地,换购廉价的原材料,运回宗主国,或者转运到另一个工业国家,如此周而复始,高额利润来源于工业对种植业的“剪刀差”。 那么,原材料出产地,就不能提价吗? 在自由竞争的理想市场环境下当然可以,可惜现实中并不存在真正的自由市场。 在1620年代的瓦雷斯世界,绝大多数原材料产地,都已经被各大工业强国瓜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受限于所谓的“帝国特惠制度”,殖民地出口的原材料价格完全由宗主国说了算。 殖民地的土着乃至大庄园主和奴隶主,对这种不公平的贸易制度颇有微词,不满积累到极限,自然会闹出殖民地独立运动——新大陆正在爆发的独立战争,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程剑心的救世主模拟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