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卷阅读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 (第3/4页)

朝廷规定的一些铁匠铺里,而且平民除了制式的农具不允许打制其它东西。

    事实上六安县的铁匠水平连一口薄铁皮的炒锅都打不好,崔瑛能吃上炒菜还是在东宫托匠作监的福。像脱谷机这样需要一些连动装置的铁器,六安不能造也造不出来,但如果将图纸给皇帝就没问题了,朝廷自然会让司农寺与工部合作搞定这件事情。

    崔瑛还是先请示了一下太子柴宗训,获得首肯后,在一群老大人不满地眼神下洗了手,寻内侍取了厚纸与竹笔画起了脱谷机的设计图。

    崔瑛之前打造铁锅时与匠作监打了不少交道,正好匠作监又接了修缮皇陵的部分工作,让他看到了古代画界图使用的画具,已经与西方的蘸水笔没什么两样了,完全可以线条流畅地绘制各种东西,比他之前削的竹笔好用不少。

    设计图画的很快,脱谷机设计并不复杂,外面是一个大斗形状用来盛稻谷的木壳子,上面横架一圈木条,木条上钉上一排小铁环,下面用两根连杆和两圈皮带作成像脚踏式缝纫机那样的结构。这样只需要有一个妇人一边踩底下的踏板,一边用手握着稻穗来回滑动,不消一炷香功夫,那稻穗就脱得干干净净,如果有一个小孩子来回跑着帮忙递稻穗的话,就妇孺两人一天就能脱上好几亩地的稻谷。

    这个机械制作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匠作监接到皇帝柴荣的通知,派了几个手艺精湛、干活利索的匠人过来,两个木匠带了些木板现锯现削不一会儿就将外框给弄好了。细铁丝要敲制起来比较难,还好匠作监里有现在的存货,现弯现钉也没用一个时辰。

    连杆传动机构做起来有点难,主要是需要一根皮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