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51节 (第2/7页)
聊蜀郡,聊天下大势。 …… 南瓜丰收后,李牧用南瓜替换了军中囤积的粟米,把陈旧或者霉烂的粟米都送给了李冰,让李冰可以用这些粟米救助更多的难民。 冬季,就算是温度较高的蜀郡也草木枯黄,难以找到果腹的食物。难民不想饿死,就会冲击城镇,形成匪患。 因连续两年洪灾,且还要支援秦国战争,蜀郡官仓里没有多少粮食,但军仓里有很多。 南瓜味道好,又难以储存运输,李牧就用南瓜充当冬季的军粮,把陈旧霉烂的粟米换出来。这样就算是他私自处理军粮,也不算违背律令。 有了这些粮食,李冰接受朱襄的建议,以工代赈,让难民们做一些挖渠道等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有了事做,匪患少了许多。 但只是一点果腹的粮食,却要做沉重的徭役,很多体弱的难民都没有扛过这个冬季。 这就是封建时代以工代赈的弊端。如果粮食没有足够的油盐,那么以工代赈其实是难民的催命符。 不过在这个时代,秦军强大,难民不接受以工代赈而去入山为匪徒的话,活下去的概率更低。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李冰的以工代赈算是很成功了。 朱襄本来有心提高难民的伙食,但他经过走访之后,黯然打消了这个主意。 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他没有办法给难民提供足够的食物。即便有,他这么做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动荡sao乱。 因为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普通士人可能都每日吃不饱肚子。他让难民吃饱肚子,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人sao乱,引发更大的冲突,造成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