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61节 (第1/6页)
让这些除了生存,什么都没空思考的人想一些其他无关生存的事,让他们多一些空想,并在空想中得到一丝快乐,这就是朱襄的目的。 虽然人的需求分许多层次,但不一定非要满足底层的层次,才能接触上面的层次。 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听一些故事,唱一些歌曲,玩一些游戏,让因为生存而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 朱襄让因为他又创造了传说,而蜂拥而至的小说家们改行当说书人,图的就是这个罢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朱襄那稍显冷漠的祭天给惊住了,今年夏收时老天挺给面子,只在最后给了几场小雨,来表达对朱襄不够尊敬的不满。 秸秆已经准备好,湿润的稻谷被放在已经修好的窑中烘干,损失不大。 今年仍旧是一个可以称颂的丰收年。 当夏收成功时,这几场小雨对农人而言,就是正合适了。 他们立刻种下的水稻种子,正好需要这么一场不大的雨,才能更好地出苗。 丰收的喜悦还来不及品尝,朱襄就带领农人们进行忙碌的夏种。 种子先种在旱地上,然后出苗插秧。插秧的新工具也要用起来。 朱襄和墨家、农家弟子一同研制出来的原始插秧机,叫秧马。 秧马在北宋时大量普及使用,名称最先出现在苏轼的诗词中。因为文人对耕种具体细节不是很了解,所以秧马作用不详,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学界都以为秧马只用于拔秧。 后来有了更多考古发现,农学界才更正认知,确定秧马是插秧拔秧两用。 朱襄虽见过秧马的复原图,但记忆不是很深刻。 他与学生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