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_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41节 (第6/7页)

不如挂印归去,当一个自耕庶人”。

    大多数人这样吼的时候,是不知道“自耕农人”有多苦。

    即使他们口中的自耕农人,地位其实等同后世的中小地主,并非真正的农人。

    春秋战国从士人沦为庶民的人就是最初的中小地主阶层,也就是“寒门”的雏形。之后除了如杜甫等少数文人看得见低到尘土里的人,其他诗词歌赋里的“庶人”,基本就是指的“寒门”。

    中小地主的生活比农人好多了,若拿到现代来说,那也是真的苦不堪言。

    地主和地主婆都是要下地干活的,只有丰年才有白米白面吃。年岁不好也会忍饥挨饿,甚至沦为流民。

    即使是丰年,他们也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吃rou吃到饱,喝上一点浊酒。

    而现在的士大夫阶层还是半个奴隶主。他们是真的脚不沾地。

    朱襄就要用泥土来教育他们,若他们不服从秦国,要去做那自耕的庶人,这样的苦你们吃得了吗?

    朱襄特别吩咐,多多选拔魏国贵族家中年轻子弟,轮流跟随他耕种,一个也不能少。

    他说,跟随他学习的咸阳学宫学生们都是如此。我给你在我门下学习的机会,秦国士子求都求不来,你敢不从?

    即使心里对秦国不满的魏国贵族也立刻将年轻子弟送来。

    他们自己鄙夷下地的朱襄,但对家中年轻子弟下地则表示支持。

    长辈都如此。工作又苦又脏又累?这都是给年轻人的磨砺啊。只要不是自己下地,一切都好。

    朱襄让咸阳学宫出身的士人,带着这群在初春的太阳下晒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