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42节 (第3/7页)
告知他们,现在守卫堤坝就是在守卫他们的家园。一旦这一处堤坝被淹,今年蜀郡再次粮食全面减产,他们的家人都会饿死。 朱襄一边疏散沿线老幼病弱,一边向沿途民众宣传,请求他们也协力帮助修筑堤坝。 有官吏不解:“长平君,只要征发徭役不就好了吗?” 朱襄的言语隐藏着冷酷:“只提征发徭役,他们不会为了堤坝赴死。” 即便有人知道嬴小政的身份,但嬴小政年幼,朱襄是蜀郡能说得上话的地位最高的人。虽然他没有担任具体职位,但蜀郡的军政一把手李牧和李冰都愿意听他的话,其他官吏自然也很配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之后,朱襄才以“自愿”的形式招募徭役,并一改徭役自带干粮的做法,向富商征收了大量粮食用作役夫的口粮。 朱襄没有亲自出面。他派遣了能说会道的咸阳学宫的学子游说各地富商豪强,如果堤坝保不住,农人失去的是家园和命,富人何尝不会失去他们的田地和产业?现在只是付出一些粮食,当他们破产后,可能比死还难受。 何况,秦国派长平君来蜀郡指导种田,就是准备将蜀郡打造成攻打楚国的粮仓。即便蜀郡绝收,该打楚国的时候,秦王仍旧会下令出兵,蜀郡也必须提供粮草兵器。平民都在连续两年的洪灾中饿死病死,蜀郡收不到足够多的赋税,那么秦王会拿谁开刀? 难道蜀地的豪强们会指望秦王对他们心软,宁愿错过攻打楚国的战机,也不会随便找个借口抄他们的家? 事实上,秦王当然不会有逼反豪强的想法,但架不住他的名声实在是太残暴。咸阳学宫的学子们一吓唬,成都城内那些以为抵御洪灾与自己无关的富人们就立刻慷慨解囊。 李冰虽然配合朱襄,但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