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_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34节 (第2/6页)

   难怪他面色愁苦。从韩国被掳,与家乡隔着千山万水,能不愁苦吗?

    郑国原本是在公元前247年去秦国修水渠,暴露jianian细身份之后,还能说动秦国君臣同意他继续修下去,可见口才不错,并非底层庶民,应该也是读过书,有过传承的士人。

    春秋战国乱世,国君后人尚且沦为田间耕种的庶民,有士人沦为工匠也正常。

    朱襄叫郑国来时,也叫上了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墨家人和农家人。

    农家和墨家原本较为严密的组织都已经散了,许明和相和就是最后一任首领。

    这是许明和相和为了将农家、墨家的思想传下去所做的艰难决定。

    他们现在留在了咸阳学宫,想与荀子一样以成为咸阳学宫教授的方式,把自己的学说传下去。

    许明研究的是朱襄同款杂交育种,墨家则拿着朱襄给他们写的物理化学知识琢磨。除了完成朱襄所说把技术变成知识的愿望之外,他们也在重新著书,想让农家和墨家朴素的思想变成统治者能用的“工具”。

    变成“工具”很可悲,但若连“工具”都不是,那再好的思想也只是镜花水月,看似美妙,实际一场空。

    他们得接受这个。

    不过农家和墨家虽然将组织散去,不再有“首领”。但在农家和墨家弟子心中,朱襄才是最后一任“首领”,自发跟随朱襄。

    现在朱襄虽然没有门客,但家丁仆从如云,基本都是这两家弟子拖家带口混进来抢活干。

    秦王柱知道农、墨两家的组织不会轻易散去,为了统治稳定,默许了这件事。

    他不是秦昭襄王,不会非把朱襄身边伺候的人都变成自己的人,让朱襄呼吸都不自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