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63节 (第3/6页)
大部分肥沃的田地都在封君手中。农人们不敢改麻为棉无所谓,封君们自己又不穿麻布,自然立刻强制命令为自己种田的人将麻全部改为棉。 商人们来预定棉花的时候,以棉种作为定金和部分棉布作为定金,所以楚国不缺棉种,只管种植。 后来抢购棉花的商人越来越多,收购价格也炒得越来越高,还出现了新鲜的“分成”的模式。 即商人们出棉种、纺织机和纺织工人,封君们只需要出人出土地种棉花,等棉布纺织出来后,他们几几分成。 居然有这等好事?楚国贵族纷纷投入了棉花种植。 至于制作和改良轧棉机和棉花纺织机的工作,便无人做了。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还是看不起工匠的。如果楚国特别重视手工艺,在南迁工匠减少,手工艺倒退的时候,就会以重赏培养工匠,何至于连楚王所用的青铜器都那么粗糙。 商人帮贵族纺布卖钱,贵族便只等着收钱,不会去折腾这些庸俗的东西。 朱襄坐在田埂上,腿上放着春申君的信,手上拿着吕不韦的信。 春申君在信中感谢他的慷慨,然后叹气楚国朝堂并不理解他对庶人的爱护之心。但他会努力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麻为棉,让农人们也能穿上柔软的布料。 吕不韦得意洋洋说楚国现在掀起了种棉热,许多封君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减少了粮食的种植。 现在还只是少数缺钱的封君如此做,待今年棉花长出来,跟着一同做的封君会越来越多。 “我吕不韦做生意,从来不会拖欠别人的货款。所以只要他们肯种棉花,绝对有得赚。我如此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