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第2/3页)
阿克丹有来无回。” 韩植道:“奴才领旨!” …… 五月,镇北大将军出发,带领六万大军在兴和整顿人马,然后正式出兵,大军日夜奔驰,连路上的小股游勇散兵都没收拾,在七日后到达大宁卫,直接截断了鞑靼的后路。 鞑靼骑兵虽然说起来只有两万,但是草原部落的骑兵和中原骑兵有很大的不同。 鞑靼和瓦刺部落的骑兵他们在战场上战马的数量要高于军队的数量,往往一个骑兵最少要配备三匹战马。 说起来都让陈飞昊他们眼红啊!在他们那里,战马可是比士兵还要矜贵的东西,在鞑靼、瓦刺那边,许多战马就是一次性消耗品,真是人比人,简直气死人。 所以说起来两万骑兵,其实将近八万战马屯兵于此,规模可想而知,要对付这种规模的骑兵,要么用大炮、骑兵对轰,要么就是用数倍于他的人来填。 此次陇西候带来的支援部队不仅骑兵,还有三个火铳营,两个大炮营,步兵营等多兵种。 六月,边陲传来消息,经过半月的苦战,终于将大宁卫外的两万骑兵全部拿下,鞑靼新王阿克丹给带领残部逃入了草原,疑似有瓦刺部落接应。 霍瑾瑜看了看手中刚递上来两天的瓦刺求和依附国书,挑了挑眉,命令大军继续清扫鞑靼残余士兵,同时命令远山侯、毅王整顿兵力,准备对瓦刺的作战部署。 既然现在粮草充足,士兵足够,那就一次解决,不将草原那片地收回来誓不罢休。 同时霍瑾瑜让工部成立了一个火器研究所,用来研究火铳、大炮的,此后战场上用到火器的机会很多。 …… 而在翰林院待了三个多月的谢少虞、徐於菟、洛平川也得到新的活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