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但是被撤回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3/6页)

”蒲千阳试图缓和一下房间内僵硬的氛围,并把早早就被绑上价值扯出八百里远的话题拉回正题。

    中立方的一名技术人员开口说明:“蒲经理,你有所不知,其实问题就在这第一批材料上。”

    蒲千阳不解:“这个不是唯一指定的进口材料吗?”

    “不是材料本身的问题,是技术的问题。”那人解释道,“诚然,您从佘先生那边签来的专利里边所包含的技术路线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同样有一个致命的,嗯,不能说是缺陷吧,也是一个弊端。”

    “怎么讲?”

    “就是排他性太高了。一但这个材料要改动,基本上其他的确定好的生产路线都要跟着变。”

    另一位参与工厂改建的工程师追了一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那批材料到港后,正式开动机器下料,那可就绝对没有更改的机会了。”

    反对派的一员抓住这个点,立刻开始对支持派施压:“这一开就是几个亿的设备,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碰可便宜地很,要是第二批原料搞不来这一切都会打水漂。”

    支持派反唇相讥,“给你们用的那块地皮就值十几个亿怎么不说?你们不干,有的是人干。企业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

    反对派听到这话都气笑了,“大家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了,跳出这身皮,这一套话你们自己信吗?”

    蒲千阳立刻选择打断了即将开始的下一轮无意义的情绪发泄。

    他开口问向技术人员:“其实我之前就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独独这个材料我们不能国产化?”

    中立派研究员,思考了一下措辞,最后长叹一声,还是选择了实事求是:“我们得承认,国内的一些预制生物材料的生产手段确实跟个别国家有一定的代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