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第6/6页)
一张破纸就能把这些人的未来压得灰飞烟灭? 想到这里,蒲千阳顺势拨通了另一通电话。 “研发主管您好,很抱歉这么晚给您打这个电话。” “之前会议中你们的代表提到的一段时间,您估计要多久。” “或者我换一个问法,如果在我们能承受的良率损失范围之内,重新计算一下材料所需要的系数。然后达到这个系数,需要多久?” “三个月到半年是吧。” “那我们就按照顶格的研发时间需求来算,也就是说,只要能撑过半年的时间,这项最重要的材料就能实现国产化了对吧。” “我当然知道那边也在申请相关的专利。说实话,在这种级别的事情上,所谓什么某个公司专利不过废纸一张。” “对,我负责。如果您需要,下个工作日,我给您签字。” 挂了这一通电话,蒲千阳重重地靠在了咖啡厅的藤编椅背上。 不就缺一种原料吗?解决方法不多的是?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之前因为时间和政策导向被否决的转移货运,也就是俗称的走私。 这个时候蒲千阳就想到了一个人,也是他和祝云宵高中时的班长,常思锦。 她本科毕业后顺利通过了公考,现在在港城的海关工作。 相比于自己这个门外汉,她肯定有着更详细的资源。 于是蒲千阳从自己的联系方式中翻出了常思锦的联系方式。 在文字里讲清楚来龙去脉后,常思锦也很委婉地答应了走非官方的渠道帮他问问。 一段时间后,常思锦的反馈回来了。 但她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行或者不行的回答,反而迟疑地问: “你最近惹了什么人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