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势所趋 (第2/4页)
两以上,新晋求官者至少也五千。又定各官各衔职码,倘五千两不够数者,便是连使团大门都进不得的。 好端端一使团,转眼便成市井,乌烟瘴气。 难得的是,南都的京营还派兵在使团外面维持秩序。当然也不白帮忙,几天下来,这帮京营兵门包进项也着实不少。 更有南京城中偷偷溜来的堂官们,那都是一万两起步,这还不保证能够原职留用,最多给句不扰家也。 至于勋贵们,那都是要与老宗师面谈、密谈的。 此大势耳。 使团副使、大顺第八军军法官裘某密奏御营,称:“目下大兵南征,江南传喜诏之官已封若干,日进斗金...若由钦使放任,则将来南方再无官可封。” “人生有三碗面最是难吃,人面、情面、场面。” 陆四深知惠老宗师不易,都八十岁的人了还在为国事cao劳,江南那帮东林党又是人家的徒子徒孙,怎么也得搞够场面,给尽人面、情面,遂令不得干涉传喜诏,务使南边官绅人人都为大顺之官吏。 但又要裘某密切注意银车动向,免得老宗师把整船整船的银子往他老家陕西运。 “白日是明知府,晚间是我大顺人,甚好。” 陆四总结惠世扬在南方所为实为统一战线经典,收效堪比两个集团军。因为惠世扬“卖诏卖官”之举,如同抽水机般将那东南士绅的财富源源不断抽向大顺,功高盖世。 至于老宗师卖出去的官,将来也有讲究。 不伤大雅的认了也无妨,有伤大雅且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