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那时真是年轻 (第5/7页)
倒杨钧斗倒汝南王斗倒楚王,那些寒门修士被封侯者数以千计啊。这么容易博得封侯的机会,我们为什么要旁观呢?” “这正是问题所在!”王琰原本严峻的脸色更是开始眉头紧皱起来,“杨钧这人是历史大罪人啊!大晋坏就坏在此人之手!武皇帝当年讨平东吴,这是多么大的功劳,最终才封了多少个侯爵?当初三哥便是其中一路军的主帅,连续讨平荆州多个郡县。抚降纳叛,怀柔东吴臣民。武皇帝亲口赞称,王建威(王融此时官拜建威将军)所平吴地,治理为各路之最,最是为东吴臣民所称赞。如此之大功,再加之三哥原本就承袭父亲亭侯之爵,这才加封到县侯。可杨钧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大封那些寸功未立的寒门修士,这将朝廷的封赏制度糟践到何种地步!汝南王斗倒杨钧后,鉴于杨钧先例,又不得不大封那些在斗倒杨钧过程中立下那些些许微功的众人。天下有识之士看到此景,无不痛心疾首。” 王琰顿了一下,继续对众人说道:“三哥以前总说大晋这天下要乱在这些寒门子身上,我以前内心是不以为然的。我以前总认为只要九品中正制不变,这些寒门子闹不出多大的乱子。可经过了杨钧之乱,经过了汝南王之祸,我终于行白了三哥为何多年前就说大晋要乱在这些寒门子身上。” “这些寒门出身的,没人真正读圣贤书籍,都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他们为了自己的富贵,可以没有原则,可以没有底线,有奶便是娘。为了自己的富贵,杨钧得势时,天天撺掇着杨钧去夺汝南王的权,夺三公的权。杨钧一旦失势,又转过脸充当讨伐杨钧的先头兵。所以我说,这次太子一死,上洛肯定要乱。那些成天想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