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3 (第2/4页)
背影,久久不能回神。 他问:“刚才那位姑娘,真是好一副善人心肠!” 说罢,望倩女远去之姿,面露神往之色。 这书生显然是刚来钱塘县,其他人一听他这般语气,脸上就挂了玩味的笑,彼此交换了几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一人就意味深长地道:“不止呢,这姑娘不止心肠好,还是钱塘县县令家的女儿,天资聪慧,学富五车,自幼富有才名,才学连男子都不逞多让。上个月,你看过葛岭初阳台上写的那首佚名诗没有?其实便是那位小姐写的。” 诗下世人爱诗,吃饭要写,睡觉要写,高兴了要写,不高兴了也要写。 兴致来了,墙上地上都可作诗,若是写得好,还会得到欣赏传唱。 青衣书生一听“初阳台之诗”,登时露出了惊艳的神色,显然看过,而且还觉得很出色。 他惊讶道:“那首诗竟是这位小姐写的?我还以为是男子之作。” 听到此时,青衣书生已经露出了一副神魂颠倒之态,他忍不住又酸又涩又纠结地问:“这位千金,怕是已有婚配了吧?不知是许了那户人家?” 书生此言一出,酒楼里哄堂大笑。 书生茫然,只觉得这些人戏弄自己,渐渐恼怒起来,道:“你们笑什么?” “那位小姐怎么会有婚配?” 一人调侃道:“不过,你该不会,是看上这位县令千金了吧?” 书生被点破心思,有些羞恼,索性承认下来,道:“有何不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家算是书香门第,祖上也曾出仕,我只是对那位小姐有些心神往之,并未做出格之事,不必受你们耻笑吧?” 酒楼中人笑得更大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