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箱子里的大明 第37节 (第7/7页)
一圈的银块,两个巨大的银块摆在一起,银光闪闪,亮瞎人眼。 王先生:“在下去了!” …… 与此同时,双庆市。 李道玄将一个大箱子,小心翼翼地抱到了造景箱旁边。 轻手轻脚打开箱盖,一个迷你版的客家围屋,出现在了面前,定制的客家围屋,终于做好了。 这个围屋是参照著名的“崇林世居”等比例缩小而成的,长0.54米,宽0.64米,围墙高达4.5厘米。内有住房262间,9厅18井。(见章评里的图) 现实里的围屋没有底盘,但蔡心紫为李道玄做的这个“模型”却需要有一个底盘,所以底部粘在一块巨大的复合材料压制板上,板很厚,很坚固,板下还挂着一套电机、电控系统,装了两排直径达6厘米的大轮胎。 围屋里的房子采用薄铁皮做内部的分隔墙,但是,屋顶和外墙却没有采用铁皮,因为李道玄这个甲方,在制作过程中多次修改想法,又给乙方提出了要“防晒”、“防雷”等乱七八遭的各种变态要求,因此屋顶和外墙采用了复合材料压制板,还刷上了防水涂层,只有内墙用了薄铁皮来节省空间。 蔡心紫做这一单,起码亏500块。 第63章 乔迁新居 李道玄很仔细地检查了围屋的各个位置,还用手在里面掰了掰,确认结构牢固,每一块墙壁,每一块铁片都组合得非常的稳,不会随随便便的倒下。 里面是要住人的,如果房子不稳,倒塌下来压死小人,那就成了灾难片了。 确认好稳定性之后,李道玄又拿起遥控器,拨动遥控杆,速度设定为1档,客家围屋便用极为缓慢的速度,在地板上跑动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