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问策 (第4/6页)
摊子留给继任者?” “呵呵,在几天前我也担心,生怕王崇古抽身走了,可是现在我不担心了,文长兄,你可知为什么?” 徐渭摇摇头。 “还要感谢李太宰,他执掌吏部以来,对严党任人唯亲,破坏祖制非常反感,规定凡是地方官吏,必须三年考满才能调任。王崇古刚来了一年多,又身处抗倭第一线,岂能轻易调动?就算是晋党实力庞大,想要绕开李太宰和严阁老,也是难度不小。再说了,还有一个唐部堂呢!” “唐部堂?”徐渭皱了皱眉头,疑惑地问道:“莫非是荆川先生?” 唐毅笑眯眯的,好像是偷到公鸡的小狐狸,要多得意有多得意。徐渭仰天长叹,替王崇古默哀,摊上这么个学生,老先生可算是倒了血霉! 唐顺之身为南兵部,对南方的人事调动有很大话语权,他不用明着反对,只要在文书往来上动一点手脚,轻轻松松就能拖几个月。 这些时间足够让王崇古万劫不复了。 王崇古没有退路,还剩下唯一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晋商会不会为了王崇古拼命,熟悉王崇古背景的人绝对不会有这种疑问,他的父亲王瑶、伯父王现、长兄王崇义、姐夫沈江等都是鼎鼎大名的商人。 再翻开王崇古的履历,他是嘉靖二十年进士,按理说资历不算是深厚,可是他从安庆、汝宁知府做起,历任刑部主事、陕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苏州知府,常镇兵备副使。十几年间,将大明朝转了大半,而且凡是他做官的地方,都是晋商势力范围。王崇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