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0章 远虑近忧 (第2/6页)
林侍读学士,好好办差。” “多谢陛下隆恩!” 王世贞瞪大了眼睛,五体投地,磕头作响。 别怪王世贞如此失态。实在是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在大明朝升官有些很不讲究,比如胡宗宪,从七品巡按。一步跨到了四品巡抚,虽然非议不少,但是人家就升上去了。至于武将,那就更随便了,拿戚继光来说。他承袭祖上武职,是正四品指挥佥事,经过几次战斗,才两年时间,已经升到了从一品的总兵,连一点杂音都听不到。 有升官快的,就有升官慢的,翰林官就是,按部就班,一点马虎不得。 翰林院有学士一名。正五品;而后是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从五品;再往下是侍读,侍讲,正六品;而后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正七品的翰林编修,以及从七品的翰林检讨,至于庶吉士,对不起,没有品级。 拿唐毅来说,他是状元。能得到从六品的翰林修撰,至于诸大授和陶大临是翰林编修。 他们要想升官,多半要在翰林院熬够三年,考评上等。才能往上升一格,熬够九年,三次考满,才能成为侍读或者侍讲学士。 由于翰林院是个清贵的衙门,也不签到,也不点卯。普通的编修和侍读学士之间看起来没什么差别,都是一样的蓝精灵,最多也就工资条的差别,但是对于大多数翰林官来说,少说要十年光阴,才能修成正果。 跻身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之后,升官才会进入快车道,如果幸运,翰林学士出了空缺,立刻递补,进入小九卿行列,如果老板赏识就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