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7节 (第5/7页)

志做成此事,若是不成,甘愿受罚。”裴少淮慷慨言道。

    未等皇帝发声,只见陈尚书缓步走过来,站于裴少淮身后,蓦地作揖言道:“臣——附议!”

    随后是王尚书、马尚书……一众老官员皆来到裴少淮身后,同声言道:“臣附议。”

    裴少淮既然敢应下如此许诺,何不成人之美?不管是开海,或是边防抵御鞑靼侵犯,区区五年算得了什么?

    莫说是五年,便是十年,大庆也等得起。

    今日之辩,辩的虽是北疆防御之事,论的是边关互市,却把“开海一事”辩得更加明了,裴少淮无需带着担忧南下,可以大胆施展才干。

    看见御书房内诸位爱卿难得这般和气,而非争执不休,皇帝最是高兴,他说道:“伯……裴爱卿能有如此志气,朕甚是欣慰。”

    又道:“趁大家都在,不妨再议一议,朕应当赏些什么为好?”难得无所顾虑赏赐伯渊,机不可失。

    第157章

    想要给裴少淮赐些物件,确实不易。

    底下众臣子低声讨论了一圈,也未能提出个所以然来。若说赐服,裴少淮成婚之时,皇帝已赐麒麟袍;若说升官,裴少淮即将外任正五品知州,已连升两阶,圣眷不宜过盛;若说封侯进爵,开海之事未成,由伯爵晋升侯爵为时尚早。

    至于赏官庄田亩、金银绸缎,赐臣宴席,又非皇帝秉性。

    而且,皇帝有意赏赐,想如何赏便如何赏,哪有叫臣子们在底下团团商讨的。经皇帝这么一“闹”,方才辩驳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感,得以缓和。

    裴少淮主动上前道:“居上克明,为下克忠,臣子之志缘于君主之明,微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