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1节 (第7/7页)

对家已把这三位尽数收归麾下?

    这不大可能。十数年间,便是六年一换,这个位置上的人也换了两三趟了。再者,三官共管长江淮河,本就有相互监督、相互掣肘之意,以皇帝这般精通制衡权术的脾性,又岂会选三个“串通一气”的官员上任?

    此为疑点,裴少淮尚未想通。

    裴少淮想通的,是钱财进入应天府后。

    不管古今,来钱最快的,不是收售贩卖的商道,而是玩弄股掌的钱道——以钱生钱可比以物换钱快多了。

    在这万贾汇聚、富甲天下的南直隶,泉州府源源不断送来的钱财,如泉水般流过,期间不知道打了多少个旋,冲出了多少泡沫。

    裴少淮相信,以对家的钱道修为,绝对有本事借泉州这笔钱衍生出更大的财富来,以谋更大的“事业”。

    所以,泉州的出账,与东宫入账一比,倘若数额相差无几,咋一看,让人觉得成了闭环——有出有入,数额又能对得上。可用“钱生钱”的思维一想,这般契合的账目,未免有些掩人耳目了。

    裴少淮心道,倘若东宫不是大智若愚,藏得更深,那他便真是被人当作面具。

    谁人敢拉东宫太子出来挡矛头,裴少淮不免想到了饶州府那位淮王身上。

    这两兄弟虽是嫡长嫡次,却非一母同胞,淮王生母虽是皇后,却非当年的东宫正妃。皇宫里的家事,向来是要比民间复杂一些的。

    可若是淮王动的手脚,这么大的一盘棋子,又是谁人为他身先士卒地布了局?

    要逐一打通这些关节,非十数、乃至数十载不可成,淮王尚是孩提的时候,便已谋划夺嫡,后宫皇后的心思竟这般深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