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9节 (第5/8页)

三人。

    这意味着,这场廷议到了最后环节。

    一片静声中,东阁的高阁老踱步出列,他身穿古玄端服,衣织云纹,头戴忠静冠,神态严肃,不露一丝慌乱之意,甚有大学士的气场。

    阁老发声,自不会像其他言官那般浮于表皮,只闻高阁老沉声道:“裴郎中不愧为朝中后起之秀,博闻强识,精于辩驳之道,指出了京察中的许多纰漏。陛下,老臣有几个问题想问裴郎中。”

    “精于辩驳”的语气,听着更像是在说“善于狡辩”。

    在他看来,裴少淮指出的不过是纰漏,而非弊端。

    皇上道:“准。”

    裴少淮亦道:“高阁老请问。”

    “京察中,你可知吏部居于何职?”“奉皇上之命,协同四方,居于主办之职。”

    “你又可知都察院居于何职?”“全程监督,检举不公之举。”

    “那六科十三道这些年轻官员呢?”“初生牛犊,率真直言,以下制上,可防权柄遮天。”

    问罢,高阁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仿佛在讽裴少淮还是太过年轻。

    高阁老言道:“太·祖有言,朝廷监察应是‘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维’,遂开设六科十三道,此后朝中诸多大事,再少不得‘监察’二字。京察亦是如此,吏部在于‘办’,各部在于‘审’,言官在于‘议’,都察院在‘督’,天子在于‘决’,如此一套‘审、议、督、决’的章法已运行百余年,不说纹丝不漏,却也是前后衔接、相互制衡,岂是说改就改的?裴郎中既然知晓个中环节、各部要职,缘何敢提如此荒谬的谏言?莫非是看事情只看其表,却未曾思量内里的牵扯联系?”

    高阁老朝皇帝拱手行礼,言道:“禀陛下,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