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6节 (第5/7页)

了?”燕承诏挑挑眉末,又言,“皇上来旨,我便不读了,裴知州自个看看罢。”

    裴少淮依旧没有展开,猜道:“皇上宣我们初秋回京?”初秋是最末一趟南风。

    “你早猜到了?”

    “年初时,朝廷从山西长治抽调李大人赴任同知,我便猜到了。”裴少淮道。年初那个时候,诸事已平,开海进入平顺阶段。

    长治县得名于“长治久安”一词,此地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能在此地任正官者,非能人不可。

    长治县的知县往上再提一提,要么当了潞安府知府,要么回了京城,而朝廷竟舍得把这么一位能人千里迢迢调到闽地双安州来。

    若只是为了给裴少淮找个副官,江南之地多的是六七品官,何须舍近求远从北地抽调,此事已显露了皇帝的心思。

    从这段时日与李同知的相处来看,皇帝为裴少淮选的“接班人”也确实合适、稳妥。

    再者,京外官三年一考满,京官六年一考察,今年岁末恰逢京官考察,皇帝许是对裴少淮有几分私心,便提早一两月让裴少淮回京了。

    不然下回京官考察就是六年后了。

    因为离回京还有段时日,裴少淮心头还没什么离愁别绪,心情颇为平静,他问道:“燕缇帅也一同回去罢?”

    燕承诏点点头,但接着又说道:“不过,到了应天府后,要顺着水路往上走,去一趟武昌府。”

    裴少淮神色一凛,武昌府不偏不倚正是那位楚王的藩地,去的人又是燕承诏,自然是关乎宗室之事。

    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